您的位置首页  咸阳

80后农民工的“螺丝钉精神”记全省劳动模范郑秀云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郑秀云,一个从宝鸡农村来咸阳发展的农民工……

  11年来,她作为杜克普服装公司的绱袖工,发扬着“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11年来,她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从公司劳模到市级劳模,再到省级劳模……

  2003年,“80后”的郑秀云从宝鸡来到咸阳,应聘到杜克普服装公司,干起普通机工。

  “一定要学好技术,成为一个出色的技术工人。”刚进服装厂,对于服装的加工制作工艺还十分陌生的郑秀云暗暗下了决心。她每天跟着师傅勤学苦练,钻研技术,在工作之余,她经常独自练习到深夜。

  绱袖工是服装加工的瓶颈工序,袖子绱得好,一件衣服就有神,穿起来才精神、得体。但是这道活并不是谁都能干的,绱袖时,袖笼紧到啥程度,袖山松到啥程度,全靠手感控制和衣形想象。为了把握这一技术,郑秀云一个月没午休,班内在车间忙,班外在商场转,反复研究各类名牌西装的袖肩外观和做工。这样的学习和研究,郑秀云坚持了一年。一天提高一点点,一月加快一件件,慢慢地,她绱袖的质量和速度越来越接近纯熟工。

  郑秀云清楚,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上好每件衣服的袖子,保证每件衣服的质量。有时由于前一道工序的各种原因,造成流水线传活不顺畅,郑秀云就和小组员工克服一切困难,加紧生产,为后面的整理工作争取时间。“成为企业的员工,就要为企业着想。”郑秀云经常说。    (下转A2版)

  2009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厂里接到了一批来自南方的紧急订单。而这时,一位绱袖工却因病请假,怎么办?就在这时,郑秀云主动请缨,要求住在生产车间里加班生产。她在车间里一住就是整整一个星期。那几天,郑秀云钻在车间的流水线上,每天加班到夜里十一点以后。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员工也加紧生产,终于保证了合同如期交货。

  服装企业的职工加班是常事,一个订单到了,就要没黑没明地赶活,绱袖工的加班更是刚性的,由于企业的绱袖工只有两人。岗位需要加班,孩子需要照顾,郑秀云一放工,便直接到幼儿园把孩子接进车间。孩子在工作台边写书画画,自己则在绱袖机上加紧绱袖。往往是夜深人静时,郑秀云才与前来接她的丈夫一块抱着孩子回家。

  2012年初,绱袖岗位的主力又只剩下郑秀云一个人。她一边要耐心带徒弟,一边还要保证日产量的完成。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她做到了,而且没有丝毫的怨言。

  身处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郑秀云仍保留农村青年身上的那种质朴、善良、勤劳,她恪尽职守,钻研业务,默默奉献,作为新时期女农民工的代表,在人生的马拉松赛道上前行。(本报记者 樊琼 实习生 刘柯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