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汉中

汉中风俗习惯闲聊汉中洋县风土人情 礼数繁多的风俗习惯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解放初期,婚俗未改。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国婚姻法》颁布后,平坝青年结婚由双方商定日期,持介绍信到乡(镇)登记,领取结婚证,并将女方户口迂至男方,择日举行婚礼。边远山区,旧婚俗礼仪不时出现。1980年以后,城镇集体婚礼始兴,也有旅行结婚者。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青年结婚讲家具、陈设者渐多。婚礼馈赠衣物逐步高档化。迎亲多用汽车、拖拉机。当晚,还包放电影助兴。

再婚

招夫养夫

解放前,男方择定婚礼之日后,以礼物托媒人送婚书至女方,称“请期(俗称打单子)”;婚期既定,男、女两家分头筹措婚嫁事项:男方制作家具,备办酒席,女方备办嫁妆。婚前一天,男方与媒人送酒、肉、米、面、布匹等礼品到女方,富户还另加金、银锞及首饰馈赠,称“过终”(俗称过表礼)。婚日,双方张灯结彩,喜气洋溢。男方雇人抬花轿、接新娘子小轿和盛陈衣物、礼品的抬箩,在鼓乐伴奏下到女家迎亲;女家款待贵客之后,新娘顶红盖头、穿红绸袄、系罗裙(富户女子戴凤冠、穿霞披),堂前拜辞祖先,拜别父母,由其舅父或表兄背上花轿(富户女子由伴娘搀扶上轿),并由其姑、姨、弟、妹等护送嫁妆相送。花轿至男口,鼓乐高奏,鞭炮齐鸣。新郎身穿礼服,在“宾相”的向导下,对轿作揖迎新娘下轿,“执事”手提木斗,抓草、豆向新娘抛撒,称“挞煞”。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沿铺地红毡,跨过“圣子”(木织布机卷纱轴)、“凳子”,入中堂,拜天地后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盖头,喝交杯酒,吃添丁饭,然后转向席间,在“宾相”致谢辞中,向众客敬酒。席罢,男方向送亲者馈赠礼品,女方为新娘装箱后返回。入夜,邻舍年轻人前来“闹房”,戏谑新婚夫妇,迨至午夜方休。婚后第二天,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回娘家省亲,称“回面”。新娘“见三”、“转五(由娘家在第三、第五天接回)和“住十”(第十天接回娘家)等风俗。

童养媳

解放前,部分山区妇女因丈夫痴呆或常年患病,家计,又不忍弃家出走,经户族说合,另招一夫至家落户,不行婚礼,同吃同住,家务、农活由女方安排,招夫去留亦取决于女方。解放后,此俗废止。

二、

解放后,农村男女婚姻一般由介绍人牵线,男女双方见面交谈,初步同意后,女方到男家“见屋子(称小见)”;经过一段互相了解后,双方与介绍人择日,女方再到男家,由男方备酒席款待,并馈赠钱物和衣服,称订婚(俗称大见),婚事就此即定。此后,每年春节、端阳节、中秋节,男方均备“四色礼”和应时衣物,向女方送节。女方也以礼品回赠。城镇青年多恋爱订婚。

解放前,贫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将年未及笄的女儿给人做童养媳的习俗。童养媳被引入男家,幼年时以侍女看待,到婚龄后,由父母,“梳头”成亲。婚后往往感情不合,夫妇积怨,尤以女方为多,有的无奈自尽或外逃。解放后,此俗废止。

结婚(俗称接媳妇)

解放前,妇女迫于封建礼教,“一女不嫁二男”、“夫亡妻不改嫁”的“节规”。后期,寡妇改嫁渐多,亡夫家族及娘家多乘机索要财礼,明言“卖寡妇”。寡妇出嫁,不动鼓乐,不添箱。黄昏接亲人至,天黑离家,夜间拜堂,有的寡妇不愿改嫁,由亡夫兄或弟“填房”为配偶;有的则“招夫”上门。解放后,贯彻《婚姻法》,寡妇改嫁受法律,与未婚女青年结婚具同等地位,不再受社会歧视。

解放前,婚姻关系讲门当户对,“官不与姻,富不与贫结亲”,订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先由男方父母托人说合,将女方生辰八字写入“庚帖”,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合相”,则将“庚帖”压在“神主”之下,称:“问命”(俗称压八字);再由媒人引男方送彩礼,女方开“允帖”,称“纳彩”(俗称道喜);最后,男方同媒人到女家相亲,双方互赠礼节钱和衣物鞋袜,女家以酒肉相待,称“纳吉”(又称订亲),婚事始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