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延安

延安各县民俗文化汇 看得小伙伴惊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3-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延川大秧歌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是陕西 省古老的汉族民俗舞蹈。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 ,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 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 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高潮。延川大秧歌增添节日气氛,也寄 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延川布堆画

  陕北延川布堆画在民间有几种不同的叫法,永坪镇一带称之为“摞花”,黄河沿岸一带称之为“ 拨花”,“布堆画”一词是由民间艺人冯山云命名而来的。

  布堆画是布和棉花的产物,其雏形源于陕北农村婆姨日常生活中的针线活。陕北有句俗话:“新 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延川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之中,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农 民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跟黄土打交道,他们的衣服往往容易破损,老要打补丁;整天在黄土坡 上耍闹的孩子,他们的衣服也常常是补了这儿又破了那儿。婆姨们在破损的地方缝缝补补、层层堆累、补 丁摞补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一些心灵手巧的婆姨们出于朴素的审美意识,在给小孩 和家人打补丁时,便有意识地剪贴成一些图案,细针纳缀,别出心裁,这样既补了破损的漏洞,又不失美 观,如小孩的鞋尖破了,爱美手巧的母亲就特制一块虎头形状的布缀在鞋尖上,就成了“虎头鞋”;枕头 开了洞,找几片上了色的布头拼剪成花草鸟兽等形状缝缀上,称“堆花枕头”;铺盖烂了,选用不同颜色 的布块做个团花,就成了“堆花被褥”。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堆画渐渐脱离纯粹的实用性,不仅仅是一种缝缝补补,人们特意将它装饰在 门帘、烟袋、荷包、围裙、男女间的信物和小孩的鞋帽、肚兜,以及书包上。黄土地上的妇女们用自己美 的心灵和精巧的手艺点缀生活,于朴素中见绮丽,艰辛中透出智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既实用又美观的 布堆画。

  延长梆子

  延长梆子是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春节闹秧歌的一种特有汉族民俗艺术,也叫下盘古梆子。延 长梆子是黄土文化一部分,是陕北汉族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广场艺术。一般分单打、男 女对打、群打等表演形式,表演时充分显示出男性的粗犷豪放,女性的温柔娆媚,泞蕴着陕北人民不屈的 性格和耿直憨厚的秉性。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浑厚,粗犷悍实,热烈奔放,舒展挺拔。其音量大,透气力强,渗 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欢快时热烈奔放、如火如荼,悲凉时长歌当哭、如泣如诉,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 人情一览无余地释放于唢呐声中,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安塞腰鼓

  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一腔热血,是陕北 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 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 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表现了陕北 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它是中华民族 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 “中国一绝”和“中国第一鼓”。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 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 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