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渭南

小青稞成就扶贫大产业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小青稞也能成为扶贫大产业?没错,正是这小小的青稞使农牧民群众有了重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

粮食是民生之本,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而言,青稞更是与生活关系息息相关。在西藏,青稞既是一个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也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青稞在西藏的种植历史已有3500年,在这几千年的种植演变过程中,青藏高原上早已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然而,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模式的制约,西藏青稞产业的发展却呈现出总体产能不足,生产水平低,产业规模微小,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体系尚未形成,产业效益微薄,加之科技、人才、投入支撑不足,高端、精品生产加工严重缺乏,缺乏品牌效应,市场拉动微弱等因素,青稞产业化发展缓慢。

如何摆脱这一困局,做大做强青稞产业,撬动扶贫开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六大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使产业扶贫持续强力推进。主要通过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招来了龙头大企业,合作社、企业和贫困户抱成团结成链,共同闯市场,小小青稞种出了大名堂,西藏的青稞实现了大飞跃。

西藏的青稞产业脱贫“大戏”充分说明,发展青稞产业必须持续推动青稞增产,持续推动青稞提质增效,转变青稞产业发展方式,还要在对接大市场、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抱团发展上下功夫,这是扶贫产业闯市场的诀窍,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例如开展产业整合,将过去产量低、生产水平低,产业规模微小的青稞产业转变为产量提质增效、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青稞大产业,一改青稞种植难以形成规模、青稞产业管理跟不上、产出效益低下的困境。再如,对西藏贫困地区来说,要因地制宜,在适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找准目标,瞄准大市场,发展大产业,形成大格局。其三,应在扶持龙头企业、实行农牧民抱团发展、集中统一管理、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发力,日喀则市德琴3900庄园有限公司就利用青稞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围绕延伸青稞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仅撬动公司所在区域的经济,带动相关群众脱贫致富,还让脱贫产业插上科技、信息的翅膀,快速助力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日喀则市青稞产业的扶贫做法,也给当地精准扶贫带来了一个启示,首先要因地制宜找产业,不仅要找特色产业更要找稀缺产业。其次,相关部门要在产业扶贫这块多发力,给予贫困户更多正确的引导。最后,要在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上做文章,以品牌振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青稞等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青稞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大市场接受消费。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