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生活  文化

陕西:本土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参加“陕西省获舞蹈作品研讨会暨优秀舞蹈作品展演”活动的专家与演员合影。

  在去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上,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的男子三人舞《泥人魂》荣获创作三等,延安市志丹县歌舞剧团的群舞《陕北汉子》荣获表演二等,这是陕西省舞蹈界在全国舞蹈大赛中获数量最多、获规格最高的一次。为此,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于2011年12月18日在陕西西安共同举办了“陕西省获舞蹈作品研讨会暨优秀舞蹈作品展演”,来自全国及省内的20余位专家学者观看展演、参与研讨。会上,来自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舞蹈学院、陕西演艺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就陕西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划、市场营销宣传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就如何打造艺术精品、如何培养艺术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入,陕西省文艺界打破旧有观念和思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作热情不断高涨。陕西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乡土风情总令人无限向往,陕西文艺界抓住这个特点大打本土、民俗和风情牌,通过本土创新赢来了新的生命力。如由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担任总导演和编剧的《金格灿灿彩》,就是从陕北文化寻求突破创新,靠本院自己的力量精心打造的一部反映后新陕北风貌的原创歌舞音画。该剧采用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手法,以陕北民歌贯穿主线,以原味信天游、拟人化的山丹丹花,以及木偶和皮影手法演绎陕北民俗,并在舞台表现上配合以现代声光电技术,让观众在鲜明、亮丽的不同色调中感受用现代元素打造的陕北农村风情画卷。

  作为老区、圣地的陕北,曾经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和,这些都为我们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陕北民歌、腰鼓、秧歌、说书、剪纸、民间绘画等艺术形式不仅鲜明地反映了地域文化特色,也反映了陕北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风貌。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的荒山土岭渐渐变为满眼绿色,油气田的开发更使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圪梁梁上又传来了信天游,崖畔畔上又盛开出山丹丹”的新陕北景象,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大型歌舞音画《金格灿灿彩》,志丹县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信天游歌舞剧《挂红灯》和《兰花花》,以及大型情景音画《延安颂》、大型实景演出《舞动延安》、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等。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在保留陕北民间原生态歌舞的基础上,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与,不但取得了艺术上的突破,在舞台呈现上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研讨会上,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全国舞蹈大赛评委赵铁春就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观看展演的舞蹈节目,能感受到浓郁和真挚的民俗民风,体会到质朴的情感,品尝出其中纯正的味道。”

  另外,近几年陕西的舞蹈编导们也在大力挖掘关中、陕南的文化资源,如丁维东编创的陕西旬阳原生态旅游晚会《兰草花儿开》、编创的大型原创关中社火舞诗《华山魂》,提取当地耳熟能详的民歌、民舞、民曲、民俗等表现形式,用新锐的艺术构思、创新的舞美元素,来展示古朴的关中文化和秀美的秦巴民俗风情,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特有的关中及陕南文化。

  在、发展原生态的文艺作品基础上,陕西的编导们还不断挖掘身边的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点的原创舞蹈作品。原生态歌舞更多的是在传承与的基础上发展、提升,而原创歌舞则是用现代的审美和舞蹈语汇来阐释传统或民间民俗的艺术内容,如丁维东、夏青创作的男子三人舞《泥人魂》,就是以陕西凤翔泥塑为原点,以泥塑艺人为原型而构思编创的,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泥人以灵魂,用现代的舞蹈编排手法和语汇,来寓意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艰辛、压力和与命运的顽强。另外,还有编导的曾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天地社火》,以及群舞《打鼓唱天歌》,夏青编导的女子群舞《胡杨》,马艳丽、樊珺编导的双人舞《山楂树之恋》等一批原创优秀舞蹈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视角生动地展示出陕西省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百家竞秀的繁荣景象,这也是陕西和创建“文艺大繁荣”优秀的集中展示。

  同时,陕西的文艺创作者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就艺术创作来说,一是对人才的培养还不够重视,目前有些专业领域出现了人才断层。陕西相关部门决定,以后将建立健全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努力提高艺术专业人才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作。二是艺术创作一定要扎根本土文化,体现民族地域特色,走精品化、品牌化、市场化的道。在文化体制不断深入的今天,陕西的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们不能孤芳自赏,只关注自己所想表达的,而将观众放在一边。陕西不乏优秀的编导、演员、舞美、音乐人才,之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一些问题,关键是缺乏有效的运作、营销机制。目前陕西各文艺院团的市场意识还不够明确,多数艺术家欠缺市场经营的经验和思,没有把文艺作品当做文化产品来看待,不懂得计算投入与产出,不去分析观众心理,团队的商业化运作也跟不上。所以,今后陕西将着重培养一批熟悉演艺规则、擅长市场营销和商业谈判的人才,建立一流的演艺营销队伍,或者寻求与国内外相关专业演出市场机构的合作,做好演出剧目的市场定位,加强市场的策划和推广工作。积极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通过多样化的营销组合和各种宣传手段,多管齐下,把陕西优秀的文艺作品展示给,开拓市场,打造品牌,达到艺术口碑与市场运作双赢的局面。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仿唐乐舞》率先开全国旅游演出市场先河,到如今演艺市场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陕西一直在不断前行中寻找着突破和发展。这次研讨会的举办,更是为陕西搭建了一个舞蹈艺术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认识问题、总结经验,必将提升陕西的舞蹈艺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使演出市场呈现繁荣景象,让陕西优秀的文艺作品走出陕西、走出国门。(孙 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