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陕西生活  民生

“组合拳”瞄准消费痛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4-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组合拳”瞄准消费痛点

专家圆桌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 关利欣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处处长、研究员 陈丽芬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 赵 萍

(排名不分先后)

连日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促消费工作层层加码,不断落细落实。从顶层设计来看,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部署了19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举措。这些举措将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意见》在优化居民消费环境方面打出了哪些组合拳?如何确保多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本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围绕上述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1.在当前国外疫情加速蔓延的背景下,中国集中精力扩大国内消费、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正当其时,非常必要。您认为这份由23个部门联合推出的《意见》将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

关利欣:《意见》涉及商品和服务、城市和农村、线上和线下、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等消费维度,不仅在短期内有效提振受疫情影响的消费信心,也将在长期进一步激发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特别是农村商业网点和配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和农村电商的深入推广将助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陈丽芬:《意见》紧紧围绕消费提质和扩容两个方面提出消费经济全要素的升级,将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城市消费和乡村消费、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国内消费和国际消费、消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提升和优化产生较强的引导和刺激作用。

从短期看,这些举措的落实有利于释放因疫情被冻结的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需求点,跨期回补消费。从长期看,《意见》围绕消费提质和扩容两个方面,从促进消费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有利于打通消费堵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消费经济。

赵萍:突发的疫情遏制了中国的消费行为,很多消费需求暂时无法得到满足。但疫情过后,被抑制的消费欲望会加速释放。过去3年来,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60%左右。在当前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还需依靠内需拉动,而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持久的动力。稳定消费就是稳住中国经济需求侧最重要的牵引力,《意见》出台得十分及时且必要。

《意见》顺应了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将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从短期看,及时促使国内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快速回补有助于消费回稳,从而为经济稳增长作出贡献。从长期看,这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2.《意见》以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方面为着力点推出19条硬举措。哪些举措给您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陈丽芬:《意见》体现了商品和服务消费两手抓、国内和国际消费两手抓、城市和乡村消费两手抓、消费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

消费客体升级方面,强调了标准、质量分级、认证、品牌等方面,这是从根本上提升商品和服务的品质;首次提出将免税店打造成为国货精品的展示传播平台,并鼓励线上率先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体现了国产商品和进口商品两手抓的思路。

消费主体升级方面,提出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措施,这是促进消费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居民口袋中有钱才会产生消费欲望;主体也不局限于本国居民,境外游客和入境人员消费也是重要的消费目标顾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消费载体升级方面,突出城乡消费网点、消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设施载体的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消费环境优化方面,进一步强调免税、智慧购物、便利消费、信用体系和维权渠道建设等,强调消费软环境和硬环境同步提升。

赵萍:第一,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结合地区发展布局打造若干区域消费中心,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举措在整个文件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该措施的落地可以提升城乡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强度,有效降低供给成本,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便利度,从而从供给侧为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创造更好的环境。

具体而言,提升供给的强度方面,在城市可以结合区域发展布局来打造消费中心,在农村可以开展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的试点;降低供给成本方面,通过推动零售业的转变等创新手段来降低供给成本,或是通过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的通行管理等改革方式来降低成本,都会使供给成本有所下降,避免消费价格持续过快上涨,使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增强消费便利方面,着力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在一、二线城市推动步行街改造,加快社区商圈建设,以及完善物流网络等,使城乡居民都能够实现就近消费,提升消费的便利化程度。

第二,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这项政策顺应了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当前,人们对智能产品、创新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服务消费的增速和占比不断提高。从供给侧来看,新政鼓励创新发展,从而使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

当前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会有更多、更智能化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进一步释放创新型产品的消费需求。服务方面,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会进一步促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家政文化等一系列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多服务消费的新模式。在线教育、远程家庭医生、虚拟养老院等可能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新亮点。

关利欣:《意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是关注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消费国际化加速的趋势,提出改善进口商品供给、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等,这有利于提升中国消费主体、客体、载体的国际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激发消费升级潜力。具体而言,上述举措的落实将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免税店、境外游客接待等相关行业发展带来利好。

3.消费环境对居民是否愿意消费至关重要,您如何看待《意见》在优化居民消费环境方面提出的举措?

赵萍:《意见》实际上是从售前和售后两个方面来考虑营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在售前层面,通过提升行业标准化程度促进产品,特别是服务行业供给质量的提升,并且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会让消费者对服务的质量抱有稳定的预期。在售后层面,强调了消费后的评价制度,通过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消费者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表达,并且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投诉进行定期公示,从而让消费者从供给层面了解更多信息,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另外,当前创新型产品和服务行业维权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在消费维权方面,公益诉讼应被提到日程上来,特别是对市场垄断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应该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

关利欣:在优化居民消费环境上,一方面,《意见》强调消费相关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完善,包括结合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消费中心,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另一方面,《意见》也重视消费软环境的营造,提出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等措施。消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同步提升将有效满足消费者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的需求。

陈丽芬: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意见》从三大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环境的措施,提出了加强进口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进口产品和渠道透明度。这是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拓展应用,从国内重点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延伸到进口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方面,为进口产品消费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进口产品消费潜力。

4.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各项政策重在落地执行,如何确保《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关利欣:《意见》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各部门、各地方和各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政策内容涉及多部门职能,需要各部门统筹推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其次,各地方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各项政策举措,更好推动政策落地。再次,消费相关各行业企业也需要结合消费发展变化趋势推动转型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更好地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

陈丽芬:各地政府要根据《意见》总体部署,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和基础进一步细化方案举措,保证各项政策落细落实。特别是各级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去做调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比如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方案等,确保《意见》真正落实到位。

赵萍:政策执行的难点在于如何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鉴于很多基础设施的投入、供应链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但投资回收期较长,不易盈利,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我认为政府应该在促进消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起到为企业对接商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将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企业放大盈利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