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陕西新闻  陕西

城市竞争力哪家强?十强中大湾区占4席,东莞入围!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北上广深的比拼到所谓“新一线”城市榜单,各城市之间不同维度的比较既是大张俊大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视角。

  6月24日,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在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二十强分布看,深圳、香港和上海蝉联前三,长三角、珠三角都市连绵区的城市占据十席。

  从布局上看,国内城市发展呈现竞争力“南强北弱”,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综合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高等特点。

  看10强排名:

  深港广位居前四,东莞跻身十强

  《报告》对2018年中国两岸4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北京、苏州、南京、武汉、台北、东莞。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占据十强中的四席,其中3座城市进入4强。

  和去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相比,此次10强中,深圳、香港、上海蝉联前三,位次不变,广州提高一位进入4强,东莞竞争力提升明显,跻身10强。

  10强占据四个席位,这显示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强大经济竞争力。《报告》认为,城市创新发展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提升影响明显,而生态文明、文化繁荣和城乡一体对大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将城市范围扩大,《报告》称,从二十强城市区域分布看,多处于都市圈内,其中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分别占据二十强中的6席和4席,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综合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高。

  换言之,单座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所处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报告》认为,根据2018年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平均值的高低,全国发展较为完善的18个都市圈可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珠三角都市连绵区位居第一梯队,整体经济竞争力强劲。

  从具体指数看,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显示出巨大优势。

  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看,有5个城市进入10强,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居前五,澳门位居第八位。

  从宜居竞争力指数看,4个城市进入10强,香港继续位居第一,广州、澳门、深圳分别位居第五、第七和第八位。

  从宜商竞争力指数看,3个城市进入10强,香港位列首位,深圳、广州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位。

  看城市发展趋势:

  形成“一五十百千万”格局

  “2035年中国应该基本建成智能化城市社会……人们通过智能技术在城市里充分且轻松地就业、幸福而美好地生活。”除了对主要城市进行指数分析外,《报告》还从城市层面观察中国经济的时空变化及其未来走势。

  《报告》认为,从城市社会发展看,中国进入城镇化后期,这体现在充分城市化的社会趋势已不可逆转。未来1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户籍人口城镇化差距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与此同时,城市风险有所增加,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口大规模进入城镇化需要相应的就业机会,而智能化将从结构和总量上影响就业机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也将出现就业岗位流失;其二是人口以家庭式迁移方式向城镇加速聚集,老龄化时代到来,对公共支出提出巨大需求。

  对此,《报告》建议,首先要把握城镇化的节奏和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其次要坚持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思路不动摇。再次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对于各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报告》强调,中心城区外溢给更大城市区域发展带来希望。

  “未来15年,中国将通过中心城市带动逐步实现局部到全面升级。在一线城市完成全面转型升级后,二线三线城市实现转型升级,从而使不少城市进入高收入水平。” 《报告》分析2016年PCT国际专利受理量发现:深圳的国际专利受理量高达19647件,占全国总量42173件的47%。四座一线城市PCT国际专利受理量占全国的70%,表明一线城市聚集全国绝大多数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

  《报告》认为,未来应建设群网化的城市形态体系,形成“一五十百千万”的格局,即:一个东中城市网、五个西部东北城市带、十个较大群、一百个都市圈、一千座主要城市、一万个重点镇,形成多中心、集群化和网络化的城市形态体系。

  

  具体到实施层面,《报告》建议:

  首先应制定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城市将主要承担现代服务业的功能,特别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小城市则承担大城市衍生出的配套产业,如相关制造业等;

  其次,创新制度,削弱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力;

  再次,调整政策。建立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跟随人走的政策机制;

  最后,完善治理。要适应“城市中国”的到来,建设以城市为本的行政管理框架,并基于都市圈、城市群和都市带等城市新形态,探索建立跨越行政区的治理体制。

  策划:黄应来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王彪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校对】冯志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