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陕西新闻  国内

“虬江路,我心里总有一片角落留给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1-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晨报记者 杨天弘

提起童年记忆,你会想起什么?一百个人心中或许有不止一百种答案。但对于63岁的市民何先生而言,给了他童年最深记忆的,则是“虬江路”。

那是1970年。彼时,还在读小学的何先生迷上了物理,为此废寝忘食地自学了物理和代数。不上学的时候,他就跟在表哥后面到虬江路玩。

他笑言:“现在的孩子喜欢拼‘乐高’,虬江路就是我喜欢的‘乐高’生产线,我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那里找到我喜欢的原材料,组成独一无二的‘乐高’。”

在那个物质生活远不如今天这般丰富的年代,很多东西很难买现成的。有阵子特别流行万能表,一个要卖30元。对于小学生来说可是笔巨款,于是,他就去虬江路淘了表头和其他的零部件。回到家,画好刻度,再用木板做个外壳,成本不过几块钱。“那绝对是小伙伴眼中限量版的存在。”

何先生说,他的无线电“启蒙老师”是一本名叫《少年无线电》的书。上面由易到难讲述了各种收音机的制作方式。于是,他照着书上所提及的零配件,到虬江路去“淘”。

“我记得当时买一个单晶管要2角5分,可贵呢。”为此,何先生省下了好几顿午饭钱。

后来,杂志兴起,他开始接触《无线电杂志》、《少年科技》等,知识面丰富了,下手的领域也增多了,也就更喜欢去虬江路。

“当时流行什么,我买不起、买不到,就到虬江路找零配件,然后自己回家做。”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作品,何先生颇感自豪,“电风扇、电视机、收音机、扩音器、电唱机、自行车……我都做过。”

在何先生看来,虬江路就是淘家眼中的“宝藏地”,每一次去都能带来惊喜。“这种淘货的热情大概就像女生喜欢逛小店,挖掘宝藏小店一样。”

资料显示,鼎盛时期的虬江路有大小旧货店88家,固定和流动摊贩314户,市场经营额每月达20万元左右,形成各业俱全的综合性旧货市场。

中学毕业后,何先生去当了兵。等他再回来,虬江路变成了“数码天堂”。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虬江路逐步形成了以音响、电脑、电子设备为主的市场。沿街商铺30余家,临时马路地摊不计其数。

何先生说,各种新款游戏机、手掌机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虬江路。有些喜欢自己组装PC的IT高手,爱去那里跟老板斗智斗勇,搜集显卡主板、CPU和内存。何先生为了省钱,也常常这么干。

2003年,从事摄影工作的何先生索性将家安在虬江路附近,站在窗前,时不时俯视一下楼下的热闹集市。不过,时隔二十年,虬江路早已不似记忆里那般闹猛了。

“卖包的、卖衣服的、卖DVD的……早就今非昔比了,”他说,互联网的崛起,让很多商家逐渐离开……“但那种面对面的交流,店家将所学与经验跟老客户倾囊相授的感觉,大概是很多小年轻无法体会的。”

这两天,何先生带着记者再次走进位于虬江路的上海音像城时,他依旧熟门熟路地找得到每个曾经自己留恋的摊位。“这家以前是卖二手电脑的;这家以前是卖机顶盒的;这家以前是卖摄影器材的……”

退休后的何先生还保留着每个月都要去转一下虬江路的习惯。在仅剩的几个数码摊位中寻找当年的感觉。

问他有没有不舍?他很干脆地摇了摇头,网络发达了,很多东西网上都能买到,这片市场早晚会被淘汰。“不过心里总有一片角落留给它。”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天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