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洛

陕南移民的前世今生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5-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商南县金丝峡镇狮子沟移民小区,徽派建筑整齐划一。目前全县已实施移民搬迁1万户,其中集中安置点达106处。图为已入住的狮子沟移民小区。 记者 徐秦生摄

为进一步推进陕西省陕南移民搬迁顺利实施,近日,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办公室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客家文化学者陈良学来陕讲课。陈良学,1998年出版50万字专著《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并在第六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陕南秦巴山区分布着大量客家族群的论点,引起学界高度重视。2008年推出150万字专著《明清川陕大移民》,进一步阐述了秦巴山区客家族群的分布及成因。近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修订后的精装本《明清大移民与川陕开发》。为探寻陕南移民的前世今生,日前记者专访了陈良学。

记者:陈老师您好!在您著作《明清川陕大移民》中,以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为背景,发生这次民族大迁移的原因是什么?移民到四川和陕西的又是哪些人?

陈良学:从秦代开始,陕西地区曾经历了东晋、唐、宋、明、清5次大移民,而明代的东民西迁、清代的南民北移,是对陕西社会经济最具影响的两次大移民。清初,由于战乱、灾荒、瘟疫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剃发”等政治原因,两湖、两广及闽赣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垦荒,史称“湖广填四川”。这场由民间自发行动而演变为官府组织的大流徙,不仅仅局限于川陕,当时已形成了全国性的移民大循环,川陕只不过是较为典型的移民聚集地而已。

历史上,陕南之汉中、安康曾一度隶属于四川,陕南是东南各省移民流徙四川的必经之地,很多人未到达四川便在陕南停留下来。清朝前期,闽、粤、赣地区移民构成了“湖广填四川”的主力,他们与其他籍移民一道进入陕南和川东,成为川、陕人口的主要来源。明清时期,当寻觅生计的百姓从湖广闽粤来到秦巴山地后,并没有就此停住移动的步伐,一部分移民先是在关中的外围秦岭北麓一带活动,然后继续向北进入关中,并由此继续北上来到陕北垦荒。这些移民对于促进陕西社会经济发展、改进陕西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动玉米、红薯、洋芋等外来农作物种植起到了很大作用。

记者:陕西省于2011年决定,用10年时间,对居住在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影响的240万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彻底解决陕西地质灾害问题。您认为陕西省的这次大规模的陕南移民,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湖广填川陕”的移民潮有何相同与不同?

陈良学:川陕200多年前的移民大潮,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埋藏下许多潜在威胁。如,秦巴山区的大面积垦荒和森林过伐,造成生态的失衡和水土的流失、环境的污染等等,带来一系列后遗症。我曾在1989年春与一位山区乡党委书记,探讨过“移民并村,封山育林,造血扶贫”的想法。10多年前,国家已开始对山区采取“迁移式扶贫”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举措。如今,陕西省决定用10年时间,对居住在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影响的240万群众实施移民搬迁,是作为政府组织的一次大移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也是对历史移民的遗留问题所做的一次补偿性工程。

记者:在您看来,历史上陕南、关中的移民,给陕西带来了怎样独特的人文景观?当前,陕西启动的这次大规模陕南移民搬迁,又会带给陕西怎样的新变化?

陈良学:明清大移民是一场空前规模的人口流动,对川陕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促成了自成一隅的秦巴山区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促进了川陕人口繁衍和人种优化;促使陕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闭关自守的陕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各种地域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交叠、沉淀和重新排列组合,使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经济文化现象,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囊括了移民家族的宗祠会馆、礼仪风尚、语言体系、地方戏剧等内容;散落在民间的大量家谱、族谱,真实记载了各个家族的迁徙、繁衍、发展史,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是正史和方志的重要补充。

前不久我到陕南三市走访,让我实地感受到了陕西这次实施的百万陕南移民搬迁带给当地百姓生活、生态、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希望。我认为,陕西这次实施的陕南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既是对明清历史移民过度垦荒遗留问题的补救,也是保障“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长远规划。它对于振兴农村经济、实现自然生态平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同步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