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中

《文化古镇原公》连载114:堂室文化(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化古镇原公》连载114:堂室文化(下)

学习修养

西坝村韩庆长,华北石油职工大学教授。青少年时期在家独占一室作为书房,每读常常通宵达旦。书房张贴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依然不忘学习,更加注重修养。他的卧室自书一副联语:“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原公村的田海仙,有“巾帼学女”之美誉。解放前女子入学者极少,她思想解放,追求进步。在家乡读初中时就涉猎国学知识,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在一次作文中,竟写出了“高官厚禄非所求,独坐寒窗书海游。历来富贵东逝水,唯有知识抵封侯”的诗篇,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结尾一句认识深刻,道出了“知识对人生最为珍贵”。老师将此诗写成书法作品,以家访名义送给家长并当面夸赞。其父立即贴在堂屋墙壁,成为弟妹学习榜样。解放后,田海仙被分配到藤县工会当主席,工作十分出色。

图源网络

西原村的尚树庆,书香门第。祖父、父亲都是文化人。在“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家风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今日诗》和《明日歌》。稍大还让父亲写出来贴于庭堂,早晚对照躬行。养成了“今日事今日做,绝不推至明日”的好习惯,成为陕西省自学成才的典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陕西工人报》作过专题介绍,高度评价他在《新闻学》领域编著的数部专著。虽未上过大学,但自学精神感人。从青海《祁连报社》调至咸阳电力职工大学任教,被评为具有真才实学的教授。

惜时砺志

田什字村史永端,清光绪年间在庆山脚下“天庆观”设办的桂林书院读书。把时间看得十分宝贵,绝不蹉跎一分一秒。曾把东晋陶渊明的《惜阴》诗让父亲以楷书写在木板上,请艺人雕刻为匾额挂庭堂自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同时又将汉代乐府诗《长歌行》写成条幅贴于卧室。早出晚归,自砺自策。诗曰:“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这样的提醒、惊策下,于光绪二十年科考一举成名。

图源网络

原公村王存义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专业,留校任教兼职科研。早年在原公寺小学读书时,喜欢用文言作文。上自然课时,总爱向老师发问“这为什么”、“那为什么”,被老师称为“问题学生”。有一次,班主任(耿多明)家访大惊满屋子贴的是著名科学家的格言、语录,字迹歪歪扭扭。其中有一副清秀联语是舅父自拟自书,送外甥以资鼓励:“趁青春未老秉烛破夜;当年华正茂闻鸡起舞”。秉烛破夜与闻鸡起舞,皆表明放弃休息,争分夺秒地学习攻读,磨炼真本事。历史上的祖逖和刘琨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