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延安

生态治理铺就绿色小康路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蓝天中,秋雀和鸿雁翩跹起舞;山林里,野生动物们竞相追逐;河溪上,水生植物迎风而立。从“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到“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条路困苦艰难,铜川这座昔日“煤城”,正逐步向休闲养生城市华丽转身,绿色发展的印迹已深深地烙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

生态重建 荒山变“绿卷”

“我小时候家附近有几个工厂。那时山头都是光秃秃的,只有裸露的黄土和石灰岩,刮起风来漫天都是沙子。”李先生回忆,“采矿的、冶炼的,又粗又高的烟囱黑烟直冒,灰尘落下来厚厚一层,两边的行道树都被染灰了。”

“现在大不一样了,政府下大力气改善环境,企业换上了环保的新设备,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工厂予以关停整改。不论市区里还是山头上,明显看到绿色多了起来,空气也越来越好了。”

市林业局相关人员介绍,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按照“两区一廊三河四带多点”的森林网络布局,坚持山上治本,高质量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2020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营造林10.08万亩,占年计划15万亩的67.2%。其中六大重点区域绿化1.33万亩,占年计划1.5万亩88.7%。义务植树242.3万株。完善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恢复湿地6700亩。推进福地湖、赵氏河、沮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如今,我市市域林木覆盖率接近50%,拥有街头绿地120余处,铜川植物园、人民公园、重兴公园、城市运动公园、书画公园等绿地公园成为市民散步游玩的好去处。一座森林之城已跃然显现。

生态富民 产品变“体验”

“以前村里环境不好没人愿意来,家里的桃园距离市区远,路又不好走,种桃树也卖不出几个钱。现在政策好了,有专门培训教种植。生活环境好了,很多人来旅游,听说我们这的桃好吃,都专门开车来摘。”家住孟姜塬村的付女士说。

今年以来,我市推广应用“五项关键丰产技术”,以良种化普及推动高标准栽植,以落实综合增产技术改造低产园,巩固百万亩干杂果经济林建设成果。组建技术服务队16支,采取技术包抓、在线视频、点对点培训等形式,培训果农34期2000人(次),建成科技示范县1个,科技示范点3个,科技推广面积1.88万亩。建成2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和15个特色经济林标准化管理示范园。

依托生态环境的改善,孟姜塬村搞起了生态采摘,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卖桃子”到“卖体验”的转变。农家省去了存储、运输的成本,游客在一饱口福之余,还能亲自体验不一样的农家生活,亲历亲为、好不惬意。

生态保护 新规变“常态”

今天的铜川,已经和昔日的“煤城”形象相去甚远。

今年以来,市林业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持山上治本,突出身边增绿,扩面提标、增绿见效,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等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区域绿化为主,抓早动快,持续推进,绿化进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造林一线,督导检查推进造林工作。各区县、有关部门、园区、景区细化落实任务,坚持规划引领,注重乔灌草科学布局,重视绿化的层次感、空间感效果,严把设计、整地、苗木、栽植和管护关,坚持一次设计、一次绿化、一次见效。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地面停车场绿化、道路绿化、重要水源地林木覆盖和村庄绿化等指标明显提升,全市4个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正在加快建设。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铜川市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诠释,也是为人民造福的生态工程。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提高了生活环境质量,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更改善了产业结构,促进了转型发展。

“环境改善了,收入增加了,咱这地方越来越让人喜欢,这就是小康生活吧!”付女士感概地说。(记者:尤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泰国爱情电影
  • 编辑:孙世力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