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商洛

【镇安文艺】云盖寺印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7-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镇安县财政局

驻村扶贫周记

策划:苏明

云盖寺印象

/吴梅

第一次到云盖寺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冬日,我去看望在镇上工作的亲戚。从县城乘坐客运大巴,沿着河谷溯流而上,公路曲折而又颠簸。乘客上上下下,大巴走走停停,二十公里的路程竟然用了一个小时。

看到“尘满面,鬓如霜”的我,亲戚忍俊不禁,稍作梳洗,就嚷着带我去看古街。冬日暖阳下,古街寂寥而静谧。街道并不宽,余晖害怕我们被挤着一般,把身影拉的悠长。街边的房屋低矮又陈旧,门楹斑驳而老朽,路面上光滑的青石闪着寒光,屋檐上的瓦松倔强的挺立在残雪里。街道上鲜有行人,昔日秦楚古道上水旱码头的车水马龙已杳无踪迹,“四大店”和“八小号”的繁盛早在时间的打磨中湮没了。云盖寺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繁华落尽的落寞却又安详。

后来也来过云盖寺镇,但大多是路过。直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我才与云盖寺镇有了更多的交集,一路见证了云盖寺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华丽的转身。

从2013年开始,云盖寺镇政府坚持“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和“原址原貌、落架重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智慧,对居民院落、小街小巷、云盖寺大庙、财神庙、戏楼等文物景点进行修复。如今的云盖寺古街,临街的商铺,整整齐齐,背街的民居依水而建,白墙黛瓦,青砖垒筑,穿堂天井,屋檐回廊,错落有致。明清特色徽派马头墙高耸而立,门楹窗棂青瓦焕然一新,历史悠久的古寺飞檐翘角重现,“四水归堂”本地特色建筑又回归人们的视线。弥漫着生活气息的古街里,戏楼前的空地上,如往常一样,茶余饭后,村民坐在这吹着山风,看着远方的云,慵懒而惬意,脸上洋溢着微暖而知足的微笑。

变化的不仅仅是古镇。在这次的扶贫资金检查中,通过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的审核和查看,我又见到了一个集休闲度假、养生娱乐、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浓浓的生活气息,带着熠熠的闪光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县城出发一路西行,镇云大道两边的植被早已葱茏,伟岸的银杏张开臂膀列队矗立在国道两旁,石楠、樱花、红枫、蔷薇、月季次第绽放着笑靥,红色、粉色、浅灰、鹅黄、嫩绿点缀其间,一路花香,满目春光。过了古道沟口,首先跃入眼前的便是云盖寺镇依托“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着力打造的与西华高山木耳、黑窑沟食用菌一道被称为三大园区之一的红豆杉博览园,在整个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确保了有能力的贫困户都有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产业,紧紧的将贫困户嵌在了产业链上,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记忆中原花园村沿河修建的蔬菜大棚也不见了踪影,建成了的新区千户陕南移民安置社区里一排排高层居住楼拔地而起,掩映在蓝天白云之间,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住户大多来自大山里,移民搬迁让他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民搬迁搬的不只是房屋,更重要的是后续的生产生活保障问题。隔河相望的中小企业孵化园为搬迁户解决了后顾之忧。建成的10余栋工业厂房,因为独有的地理优势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吸引了芯木田、恒泰电子、明科电子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让搬迁的农户改变“靠天吃饭”的同时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不但成功的实现了“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这一刚性目标,而且在今年全县抗击新冠疫情助力复工复产过程中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还可以看到幼儿园里孩童们嬉闹欢快的身影,城镇新居民的安业而乐居的幸福笑容,云镇水库建设工地上日夜施工的热火朝天场景,以及古镇人乐观与豁达、恬淡与从容。

这个跨越千年的古镇已然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